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为中国政坛带来习习清风,大大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 从“平‘语’近人”这一节目,我们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以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首著名题画诗,习近平在讲话文章中曾6次引用,以此说明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他谆谆教导各级干部:“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
情怀,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最高宗旨。当前,我们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归根到底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根植得更加牢固、更加扎实;就是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情怀,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回顾我们党96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还是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崇高革命理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为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奉献了全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
情怀,来自于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弃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如敝屣。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来自对光明的前途的坚信与渴求。这样的气节和情操,是何等彻底的自觉与豪迈。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信仰的旗帜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他们的信仰来自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来自对通过劳动奉献建设强大新中国的壮志与豪情。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共产党人,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着对党的信仰,谱写着新的篇章。他们的信仰来自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逐步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每一位共产党人应有的情怀。
干部科 鲁婧 2018年10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