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作用 唐剑锋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场全民参加的阻击战。有钟南山院士和三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也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因为有无数尽职尽责的“小人物”,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才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初见成效。 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春节,有很多普通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忙碌。他们放弃了节假日,他们也不再是“八小时工作制”,他们甚至忙得几天几夜不能合眼,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你是谁”。在村庄的路口,在小区的入口,那些不知名而默默奉献的人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进出人员测温、登记出行记录、宣传疫情防控举措,事先准备的椅子形同虚设。 有人说:正是这些坚守在路口、坚守在小区入口的“守护者”,正是这些坚守在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的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与奋战在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一起筑起了防控疫情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每块砖与每块砖粘合在一起,靠的是有粘性的泥土;我们很多人只能看到“万里长城”的宏伟,赞叹“万里长城”的坚固,却很少有人赞赏这粘结每一块砖的泥土。“万里长城”上,每一块砖和粘合砖的泥土,都尽职尽责,都忠于职守,都不掉链子,才构成了“万里长城”的伟大,才有了“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城乡有多少社区工作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又有多少村庄、社区“守护神”像钉子一样把守在村庄路口,小区入口?寒风中,雨雪中,他们就像一座座雕像,守护着村庄、社区安全,还有社区工作者,还有一线公安干警。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任劳任怨,默默坚守,凝结成一组众志成城的群像。“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口罩戴得严严实实,遮住了大半张脸,让居民、村民们难以记住每一张面孔,却看到你们奔波在一线,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留下每一丝缝隙。 早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肯定了“小人物”在“阻击战”中的作用。 有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乡村工作,本来就很繁琐,在疫情防控中更是如此。疫情突如其来,让我们没有时间去准备,而疫情防控的大量工作,恰恰就落在社区,落在农村,这里如果留有死角,这里如果出现缝隙,我们好不容易筑起的疫情防控“万里长城”,就会瞬间崩塌。这是一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疫,社区工作者、村庄守护者,以及环卫工人、公安干警,人人坚守岗位,尽职尽守,“万里长城”才能万里长。 功劳簿上,可能没有他们的名字;军功章上,却有他们的贡献。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正是他们的一丝不苟,正是他们的忠于职守,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才能够在“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后,“打好这一场人民战争”。人人参与,就是力量;人人尽责,就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的胜利之本。我们不该忘记这些“小人物”。 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是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是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疫情防控无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事,每一件事都不可掉以轻心,每一件事都得抓实抓细抓落地、落实落细落到位,才能最终“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