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柚子 于 2018-10-11 20:44 编辑
10月10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二集:第三集:国无德不兴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围绕“立德”这个主题展开,从崇徳、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提出的具体要求。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强政治建设,自觉严私德,明大德,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党员干部来讲,私德不是小事,更不是个人的隐私,表现为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它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立不好德,就做不好“官”,就不能在群众中有号召力,更不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务实重干、开拓创新。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自我要求,坚持以德修身、以德从政、以德立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大德,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严私德、明大德,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正心修身,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定力,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自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讲政德的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以良好的政风引导带动民风,以淳朴的民风反哺影响政风。(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