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不朽”,这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居于首位的,它强调的就是德对于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的前提性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上所说:“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更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倾听平“语”近人,领悟明大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作为一名公民,爱国是公民首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要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荣辱观。 倾听平“语”近人,做到守公德。守公德就是要讲文明,讲礼仪,因为诚实守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用自己实际行动把诚信作为毕生最大追求的王乐义;是一位只读过小学的村妇,却教给文明社会诚信如此朴素的当下中国最诚实守信的村妇陈美丽;还是服务期结束后,为了实现自己还贷的承诺的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毕业的王一硕……他们都是守公德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学习。 倾听平“语”近人,务必严私德。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冷静,慎独自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伸手的时候想一想该不该拿,迈腿的时候想一想这是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切实做到严私德。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前行的道路。只要我们勤学、明辨、笃实,以此修德,国必兴,人定立。只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作者:王雪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