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复: 0

脱贫之路应“多管齐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4

主题

1

回帖

218

积分

记者

积分
218
发表于 2018-7-13 1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边疆几个县市调研发现,有的地方给钱、建房等物质扶贫比较多,扶志等精神层面的帮扶却比较少,甚至出现贫困户不想“摘帽”的现象。走访一家贫困户,全家人已经住上了由当地扶持一半、自己贷款一半建成的宽敞房屋,但当问及贷款怎么还的问题,“靠政府”的回答令人有些惊讶。(7月12日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不止资金扶持、硬件设施要跟上,身心志向也要跟上,不能让贫困群众在被动扶贫中滋生出“等靠要”的想法。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提升贫困户整体生活质量,对贫困地区群众而言尤为重要。各项扶贫政策促使扶贫干部彻底摸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才能找到“穷根”,对症下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站在脱贫战线上的干部,要做到讲真话、察真情、报真数,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能,不止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惠,还要在培养贫困群众文化、技术的基础上,让资金、技术与项目结合,努力使脱贫致富举措落到实处。但是,有部分贫困户除了真的对自己家底不清楚的以外,还会刻意隐瞒自家收入,出现故意虚报、少报的情况,因为贫困户害怕自己收入超过脱贫标准后就没了相应政策扶持,所以,以各种理由争当贫困户、争当低保户、“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情况屡见不鲜。

脱贫的志气“扶”起来,脱贫的腰杆就会硬起来,脱贫的点子才会多起来。因此,还要坚持智、志“双扶”,发挥好脱贫先进典型的作用,树立脱贫光荣导向,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使“被脱贫”变为“想脱贫”。加大对贫困户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改变不利于发展和脱贫的意识和观念,着力解决群众脱贫意识较弱、认同感不强的问题,把贫困户的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有效结合。对贫困群众而言,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比给钱给物更重要;对扶贫干部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强化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培育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农民,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种、养殖等集体经济,提供低成本、便利化、专业化的综合服务,提升自身发展动力,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有效提升收入,促进脱贫致富。

扶贫干部有了工作方向,贫困户有了脱贫意识,扶贫工作才能扶出质量、扶出效率、扶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才能做到扶贫干部扶了贫、贫困群众脱了贫、真脱贫。

作者:张璐





上一篇:重拾责任心,让整改“赶在”曝光前
下一篇:脱贫之路应“多管齐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9 06:53 , Processed in 0.17612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