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回复: 1

基层“恐闹症”真的来自基层吗?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406

主题

357

回帖

2710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2710
发表于 2018-7-13 0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恐闹症”真的来自基层吗?
个别群众不顾法律和政策,遇事就闹,甚至催生出专业的“闹事团队”……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时常听到基层干部自嘲,他们患了“恐闹症”。然而,也有群众表示,有些“闹”是出于无奈,正规渠道走不通,不闹问题就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个看似死结的难题,折射出当下基层治理的软肋。(7月12日,新华网)
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行政的当下,群众绝大多数利益诉求都能依法依规及时解决,为何“闹剧”却不断上演,各级基层干部都患上了“恐闹症”呢?
同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和办过群众闹事事件的基层干部接触过程了解到,很多集体访、越级访、群众闹事都是不合理不合规,按法律渠道无法解决的,毕竟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不可能冒着失职渎职的风险,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拖着不办。
大家表示,基层干部患“恐闹症”,是与一些领导干部对上访、闹事现象过度恐慌,处理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分不开的。比如,遇到群众上访闹事,一些领导便质问基层,甚至责令基层赶紧把人接回去,到省进京上访对象由市、县、乡各级干部“组团接人”不在少数。于是,有群众聚众闹事,担心上级追责,便采取“花钱买平安”的办法,或超出原则许以承诺息事宁人。这样一来,上访者、闹事者便掐准了基层干部“恐闹”软肋,变本加厉向基层提出更高要求,或得到好处再去访、再去闹,催生专业“闹事团队”也是必然,恶性循环也是必然。
其实,基层面对群众来访、群众闹事真的习以为常,因为基层本身就直接面对群众,如果上级政府部门和领导也能等闲视之,对越级上访明确告之不受理,实行属地管理,转交基层办理,上访群众自哪来回哪去,基层办理后将情况回复交办部门,交办部门可跟踪督查办结情况,对应办不办、拖沓慢办进行问责即可。对诉求不合理不合法、违法违规闹事者,直接启动法律程序予以打击,而不是随意向基层施压,基层迁就无理取闹者。
当然,对依法合理的群众诉求,基层认真负责办理是关键。试想,信访反映问题全部属地办理,对无理取闹者果敢依法打击,对群众诉求办理不力者严厉追责,哪来那么多基层干部“恐闹症”。
所以说,基层“恐闹症”的症结并非完全在基层,不妨上管一级找原因,从解放思想入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要视上访、闹事为洪水猛兽,别随意采取压制基层和“和称泥”的措施,而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发挥好基层主观能动性,让所有问题来源于基层,则解决在一线。否则,基层干部“恐闹症”不仅无法根治,还会越来越严重。
作者:甄忠明





上一篇:全面贯彻组织路线重在务实创新
下一篇:做组织信赖的“主心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406

主题

357

回帖

2710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27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点]如何医好基层干部的“恐闹症”
新闻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8-07/12/c_1123115381.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20 18:41 , Processed in 0.18975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