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回复: 1

八步沙“六老汉”: 治沙造林,世代传承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78

主题

80

回帖

67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76
发表于 2019-12-18 1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经“六老汉”三代人38年的坚守,八步沙已从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六老汉”及其后人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7.5万亩荒漠得以治理,近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12月18日,人民日报)
甘肃省历史文化悠久、类型多样、底蕴厚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狭长的地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为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促进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彩陶艺术、敦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这些独具特色历史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甘肃省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其成为了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荒漠化与风沙灾害使得甘肃省一些地区的群众仍然处于贫困当中。甘肃省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为了让群众能够摆脱贫困,为了在广袤的沙漠上培育出致富的果实,漪泉大队56岁的老支书石满与同大队的贺发林,台子大队的郭朝明、张润元,和乐大队的程海,土门大队的罗元奎6人站出来积极响应古浪县新的治理政策,他们被称为八步沙“六老汉”。八步沙“六老汉”吃住都在八步沙,冲破重重困难,经过10余年苦战,浇绿了4.2万亩沙漠,八步沙的树绿了,“六老汉”的头也白了。如今,当初的“六老汉”中,四人走了,两人老了干不动了,他们的后人接过了治沙的接力棒,坚守着治沙工作,也坚守着八步沙的未来。
“六老汉”三代人坚守38年,使得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如今群众增收致富的良田。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初心的坚守,点亮了八步沙脱贫的希望,用几代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开启了八步沙发展的新篇章。我们要学习八步沙“六老汉”恪守初心、勇挑重担、艰苦奋斗的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永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去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当开拓者、建设者、奉献者,方可不负先辈,不负人民。
(作者:宋一一)





上一篇:马旭:一束温暖的光
下一篇:风云“六老汉”,拳拳报国心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78

主题

80

回帖

67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7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8 19:57 , Processed in 0.26697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