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回复: 1

马旭:一束温暖的光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14

主题

77

回帖

8698

积分

记者

积分
8698
发表于 2019-12-18 1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2年前,偏远的北大荒,一位母亲含泪将一枚铜板缝进女儿的衣服口袋。次日,14岁的女儿告别家乡,踏上了漫漫军旅征途。72年后,美丽的北大仓,来自中部城市武汉的700万元善款汩汩流入小城木兰,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带来更多希望。(12月17日,人民日报)
马旭,女,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李国宝屯,14岁当兵,湖北省军区技术6级离休干部。
    专注科研,造福军民。马旭14岁入伍,先后东北军政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学校学习。在职期间,她跟随部队走南闯北,做好伞兵的医疗保障工作。离休后,马旭将几十年的医务工作中的医学经验总结出来,与老伴一起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为保障空降兵的身体素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此外,为了减小战士们受伤的几率,马旭夫妇刻苦专研,画了700多张图纸,终于研发了“充气护踝”“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等护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在搬到了部队干休所公寓楼后,马旭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组织上关心、照顾我,让我搬到这里,但我还是想回去继续搞科研。”
    慷慨解囊,助力教育。2018年9月13日,马旭夫妇来到湖北省武汉市一家银行网点,将300万元捐给家乡教育事业。今年4月,80多岁的老人马旭捐出余下的积蓄700万元。马旭夫妇生活朴素,用着旧家具,吃着家常菜,对自己很“小气”,对教育事业却十分“大气”。对于这千万捐款,马旭表示:“这样一件力所能及的平常事,没想到在大家眼里成了大事,还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很惭愧。”
    为科研孜孜不倦的马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为教育事业一掷千金的马旭,展现了纯真质朴、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马旭老人的大爱义举和精神境界,如一束温暖的光,带给人力量和希望。“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我们要学习马旭老人身上的精神,崇德向善,积极进取。
    (作者:余子)





上一篇:坚持走群众路线 凝聚民心民智开创美好未来
下一篇:八步沙“六老汉”: 治沙造林,世代传承
已绑定手机

114

主题

77

回帖

8698

积分

记者

积分
869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3: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8 09:40 , Processed in 0.26923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