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只有20%,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仅11万。文化水平过低成为民族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一场让亿万中国人民“睁开眼睛”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一幅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教育画卷徐徐展开。从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即将实现普及……中国教育彻底改变了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态,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也得到显著提升。(11月21日,四川新闻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释放的巨大红利将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国。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变化,系统性提升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强起来也包括教育强起来。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人才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因此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逐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