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背上背的是刚从县城里取到的快递,里面有新鞋、被子和一些工具。阿土列尔村是远近闻名的“悬崖村”,因进出村子要借助10多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而得名。2016年5月,在媒体的聚焦下,这个大凉山深处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引来了广泛关注。(11月20日,四川日报) 今天“双11”,悬崖村的村民也能收快递了,及时他们要从40公里以外的地方取快递,然后再背着快递爬“天梯”,最后才到家,但是他们依然很开心,因为他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通过网络购物,买到全国各地的东西,甚至海外的东西,互联网为悬崖村的村民开辟了联通世界的另一条“天梯”。 村里有个年轻人叫杨阳,他的彝族名叫某色苏不惹,他是村里最早触网的年轻人。通过直播,24岁的他成为一名网红。直播中他会给全国网友介绍他的家乡,推销“悬崖村”里的各种农产品。由此可见,互联网助力悬崖村民探索出发展创新的另一条“天梯”。通过互联网“天梯”,让悬崖村的农产品从另一个渠道走出去,不再只是背着货物走过悬崖上架着的那个“天梯”,到集市上去售卖,而是通过互联网这条“无形”但是“有效”的“天梯”,将农产品售卖到全国各地。 所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通电通网通路等是攻坚脱贫的基础条件。其不但是村民群众开展乡村作业的基本条件,其也是村民群众创新创业的基石,只要基础条件具备,村民群众就能够充分利用,助力自家产品“走出去”。 特别是现如今农村电商兴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为乡村通网,村民群众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自身产品销售的新路径,可以学习“直播卖货”,但是绝对不止于直播卖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为其通网,借用这根网线一定能够撬动意想不到的发展创新。(文/钟悠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