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回复: 0

热点评论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

主题

0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发表于 2019-11-18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减负”,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方”
杨理婷
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希望通过“减负”来改变传统的“死读书”,但现实逻辑告诉我们,拒绝填鸭式教育,不等于完全放养;不要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不是说不要考试了;防止负担过重,也不是要制造教育真空。只有科学“减负”,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方”。
近日,因为朋友圈里的一条爆款文章喊出“减负=制造学渣”,使得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热议。为提升学生素质的“减负”,为何演变成孩子的无奈,家长的焦虑,学校的纠结,舆论的争执不休……让孩子拥有可以“荡起双桨”的童年,怎么这么难?
一、中国教育现状是造成“减负”困局的主要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 中学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教育改革”,实际这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走的依旧是以前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考定终身”。孩子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 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那是可有可无的,至于考试要求,也不过是走过场罢了。这种教育下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很多,但我们缺人才;我们有一些人才,但却没有理想和责任心;我们有一部分得力干将,可是却不知道追求什么。
其次人虽多,而才少。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于是乎各类高校应市场需要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一时间中国大地遍地皆是大学生,然而这些大学生却依旧难以寻找工作,甚至不如高中生。
最后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老师提问,学生最好正确回答,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被动的缺乏密切友好和谐的沟通,造成学生思维单一想象模糊的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牢而不固。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方式无意识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里破坏了学习宽松的环境,强迫学生从小学开始泡在深深的题海中直至高中毕业,捻灭了儿童心智自然发育的这个最重要的过程。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学习反而心力疲惫,学习兴趣减少,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到谈情说爱打麻将上,完全走了一个反自然规律的路子。
二、当前中小学生“减负”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减负”工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教师为“减负”而走形式,机械地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学生放学后必须离校;有的校领导怀有一种畏难情绪,对上级精神不深入学习、领会,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教师则认为“减负”就是增加音、体、美课目,而不是深入研究教材该如何教,作业该如何留,甚至理解课余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就是素质教育,降低了学习质量;个别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放松了学习,认为“减负”了,就不再刻苦学习了。二是“减负”后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够。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学生课外活动所需音、体、美、科技等各种器材图书不足,影响了第二课堂的开展,从而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正当兴趣爱好的引导,致使部分学生放学时间漫无目的地消磨时光,有的甚至去游戏厅、网吧等。三是人才选拔机制不变的情况下,任何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虽然课业压力小了,可是近年来的中考高考难度却越来越大了。整个社会,谋求更好的发展就得通过各种考试来进行,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如此。基础教育大家是平等了,但是以后呢?一味地不允许学校考试、增加课外辅导教材,只会让教育的机会更加不均等。公立学校减负了,但昂贵的私立学校并没有,以后公立学校的师资会越来越弱,更多的老师会去机构或者私立。造成的后果是,有实力家庭的小孩会越来越优秀,把普通家庭的孩子远远甩在后面。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减负”
我们都明白,国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我们要减的是低级重复、对学生没有作用的课业负担。只笼统减负,孩子的竞争压力还在,家长的焦虑就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减负”具有相对性,学习不能没有负担,真把负担都减了,学习没有效果。“减负”纠正的是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开齐开足体育课、艺术课、劳动课、心理健康课、社会实践课等,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要规范执行上级要求,防止和纠正执行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现象,持续推进规范化办学;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质量观,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和社会宣传等途径,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健康快乐成长、高质量全面发展。
   





上一篇:为流动的城市灵魂“构造者”点起绿灯
下一篇:本职工作怎么做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5 18:28 , Processed in 0.20329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