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条件能力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总结近年来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的成效与经验,部署实施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项目。(11月1日,人民网)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实践中,要以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为依托,尽快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探索推广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更好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也主要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效率变革,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以现代综合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低、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农业的成本与效益矛盾突出。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不仅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强起来,让新型职业农民多起来富起来;也需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像科技特派员这样的制度更好地实施,让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走进乡村,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还需要搭建起创业创新的平台,让更多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愿意来到乡村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让乡村成为更多年轻人发展事业、成就梦想的舞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用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让广袤农村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作者: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