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庆丰收,冬枣飘香迎宾客。9月30日,在“中国冬枣之乡”山东滨州市沾化区,迎来了第21届中国滨州沾化冬枣节暨首届沾化文化旅游节,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沾化的50万亩冬枣再次迎来了大丰收,总产量预计达6亿斤。(10月12日,光明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美好期盼,也关系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系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因地制宜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发展道路,加速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只有将门前院后的种植、养殖发展成为产业链完善的特色产业,才能更多地激发出农村特色资源、农民内生动力的强大潜力。“中国冬枣之乡”山东滨州市沾化区便是通过专业的地下管理提升冬枣品质、专门成立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加快推进沾化冬枣标准化建设工程等措施,让之前的沾化区实现了从56株的“庭院枣树”到现在的50万亩集生产销售、加工研发、仓储物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集群的华丽转变,实现了冬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向乡村振兴更进一步。 冬枣产业化的过程,既是沾化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也是当地党组织引领发展产业、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奋斗过程,更是党组织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带领实现共同富裕的拼搏过程。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将会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我们的农村将会更美、农民将会更富,我们的国家也将会更加昌盛。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