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亿万百姓有了赖以谋生的“饭碗”,生活越来越甜美,心劲儿越来越高。(9月23日,人民日报) 就业稳则民生稳,民生稳则社会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个稳”要求中,稳就业居于首位,稳定的社会发展大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条件,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围绕稳定就业,创造就业条件,优化就业环境等一系列中心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及时强观念、转作风、提效能,为稳定的就业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进一步强化思想观念,树牢服务意识。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稳就业之于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切实将原来的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及时将角色从“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为稳就业做好服务。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思想上要重视,观念上要转变,工作上要踏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义务,以更加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身子俯下去,把根扎到基层中,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就业保障,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确保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进一步做优政策引导,保障就业环境。稳就业是一套系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探讨如何能够有效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条件,保障就业环境。要把放管服、鼓励“双创”等政策吃透摸清,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用政策形式引导和鼓励群众务工就业,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整个社会进入稳步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 (作者: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