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剖析问题,力戒形式主义 何谓形式主义?以我个人的理解,天天都在高调做事,处处都有做事痕迹,但是遇不到任何困难和问题,任务也完成不了的,就是形式主义。举个例子,一个农夫,天天都有人看到他去耕种,每天回来邻居问他顺不顺利的时候他都说顺利,但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地里却没有开花结果,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重大危害:第一,形式主义误导上级,会导致决策上与基层事实不符;第二,形式主义在离间党与群众的关系,许多群众一目了然的弊端,成了歌功颂德的对象,想想群众的心里会多失望;第三,形式主义磨灭了有志之士的工作热情,当你心怀梦想投身政府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干不了事情,但是不干事的人反而靠形式主义混的如鱼得水的时候,热情是会逐渐消失的。 形式主义的典型形式:第一,照相主义。有的人下乡就到村子里照个照片,然后发到工作群里,以此表明工作已经落实。更可笑的是有的领导,还鼓励这种工作方式,美其名曰雁过留痕。我作为一个从事基层工作的青年,我认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是没必要处处留痕的,反而应该注重结果,结果说明一切。第二,痕迹主义。有的领导来检查工作,只看台账,而且不切实际的提出要求,让基层工作者疲于台账完善,甚至不得不造假。结果不做工作专心于台账造假的天天被表扬,努力完成了工作但台账不够完善的天天被批评,这岂不是乾坤颠倒,黑白不分吗?第三,歌颂主义。这是危害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任何工作,无论完成的质量如何,只要做了,都要歌功颂德一番,迷惑了领导,恶心了群众。我认为,我们必须宣传正能量的东西,但也不能有点子就往标兵凑,有问题就拿歌颂扣。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的说明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政府信息就应该实事求是,才能更有权威。 形式主义的解决办法:要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其实也不难。按照党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部署要求,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突出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工作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工作难点,注重压减督查规模、精简督查环节、减轻基层负担,重点通过线索核查、暗访督查、一对一访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推动工作落实。督查期间,对国务院督查组和有关地方提出“八不得”的总体工作要求,即:不得召开30人以上的地方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不得随意要求地方填表格、报材料;不得轮番安排人员到同一市、县或企业等开展督查;不得随意对地方工作下结论、提要求;不得要求地方层层陪同、层层汇报;不得安排与督查主题无关的其他活动;不得以迎检名义层层组织各种自查督查;不得以迎检名义印制文件资料汇编或制作宣传片。 最后,我想说,只要仔细观察过程,注重结果好坏,那么任何形式主义都逃不出法眼;只要抓住形式主义,就要求他把工作如期完成,否则以工作延期的时间来决定处罚的力度,那么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揪出偷懒的人,逼迫他成为一个勤奋的人;揪出无能的人,用有能力的人取而代之。正如扫黑除恶工作一样,无论大小高低,通通打扫干净,还我中国基层一个朗朗乾坤。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天空才会更晴朗,共产主义的阳光才能穿透云层,普照中华大地。 (撰稿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老挖村委会村官 杞俊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