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烟台市研究公示了20名上下交流任职干部,全部安排到重要关键岗位,为担当的干部搭建干事的平台,真正做到选担当、用担当、比担当。(今日头条,9月16日)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毛主席曾说:“在选贤任能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上从来都有两条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条是任人唯亲的路线。我们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就是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贤则宽,任人唯贤必须宽,任人唯贤必须是五湖四海。”坚持五湖四海选干部,我们既要坚决摒弃论资排辈的用人方式,也要结合实际给敢于担当的“晚成”干部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何谓“晚成”干部?笔者认为,就是哪些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通过时间积淀和基层洗礼,虽已炼铁成钢,但却已迈入中年的踏实型干部。这类干部,或许理论水平不够高,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绝对忠诚;这类干部,或许不善言谈,但却总能沉下心、甘吃苦,扎根基层不言悔;这类干部,或许已不再年轻,但却能经风雨、挡洪流。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实践证明,选好用好这类干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选好用好这类干部,将会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全链条”机制更加完善。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年轻干部不能因年少而放缓奋斗的脚步,“晚成”干部也不能因年长而放弃对事业的执着。古有三国英雄黄忠,暮年仍能纵横沙场、建功立业,今有“时代楷模”王继才为国守土,至死方休。因此,不管身居何位,只要信念坚定,相信“晚成”干部也能击风搏浪,在平凡的岗位上奏响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