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道出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义。中小学校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变观念、创新举措,把品德修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开花结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潜移默化,把品德修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和渠道。要将品德修养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收获知识、提升素质的同时,明事理、学做人。要根据青少年教育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课紧密结合,通过主题班会、文艺活动、心理辅导等途径,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确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明德铸魂,把品德修养教育融入“三风”建设的全过程。要在师德师风建设上狠下功夫,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扎实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推行班委轮换制、班长组阁制、一日小班主任制,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制定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 弘美扬善,把品德修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全方位、无缝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和传递“校园正能量”。要组织法制副校长、道德模范、杰出青年、优秀少先队员走进学校、走进班级现身说法,“身边的人讲述自己的事、身边的事感染身边的人”,让核心价值观滋润师生心田,大力促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田雨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