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并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9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做好群众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靠一言一行诠释公仆内涵,凭一举一动演绎公仆角色,借一来一往凝聚鱼水深情,植根于人民的沃土,涵养和铸就真诚而醇厚的为民情怀。 常怀公仆之心,坚持执政为民。党员干部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秉公办事、权为民用,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证权力的运用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做到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手中的权力。常怀公仆之心,事业之责,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事。 常怀敬业之心,坚持尽责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党员干部应时刻将“担子”意识放在第一位,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尽责。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真切感受其生活疾苦与困难,及时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切实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群众才会把党和政府当作主心骨,才会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常怀修身之心,坚持律己为民。党员干部要崇尚学习、严于律己,在心中牢固筑起党性原则、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这三道防线。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不断增强本领,守住清白,不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常怀赤胆之心,涵养为民情怀。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认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力量源泉。增强公仆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人民,政治上代表人民,感情上贴近人民,行动上深入人民,工作上为了人民。 (作者:周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