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依法治国根基重在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8月25日《人民日报》)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需要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增强党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推进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需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他们的“关键作用”,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依法用权、依法履职,自觉培树深厚的法治素养,始终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一切言行的根本遵循,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一个带一群、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让法治精神植入全党全国人心。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一是全面依法治国是“一盘棋”,但现实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在推进法治建设中没有做到通盘考虑,也没有立足长远,喜欢搞面子工程,形式多于实际,群众知晓率低、受益不明显,社会法治化进程缓慢;二是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乡、村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较弱,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党纪国法,令人扼腕;三是一些地方没有把法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往往止于宣传,没有融进社会治理、党员干部管理、经济发展中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取决于各项举措的落实。显然,从宪法实施、科学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改革到法治社会建设,都面临着如何落实的问题。
筑牢法治根基重在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900万党员的强大政党,各级党组织渗透到各级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各群体,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与群众保持着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又普遍具有较高的威信、干实事的能力。故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对于稳步、高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法治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举措,是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守护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过程中,尤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民本思想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构建良法,以成善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