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终考核杜绝“走过场” 将基层干部从“数字游戏”中解脱出来,不再为“文山会海”而发愁,不再为不科学的考核指标而纠结,让基层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工作,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答题。(8月29日,人民网) “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但是,笔者认为在干部年终考核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动真格、真考核,让考核的压力顶着干部往前走,激发干部“有为”的内生动力。 在干部年终考核时,有些单位 “一锤定音”现象严重,未建立平时考核机制,不注重干部平时考核,年终一次性考核为主要形式,“重结果,轻过程”。有些单位盛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干部考核实行“轮流坐庄”,严重降低了考核的公信力,破坏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在干部考核时,坚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虚假形式,让考核回归价值本位,激发更多正能量。建立干部平时考核机制,注重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准确反映干部平时工作表现。要充分运用干部考核的结果,对于连续三年年终考核获得优秀的干部在干部选拔时可优秀提拔,对于干部考核年终不过关的干部调整工作岗位,对于不胜任领导干部的进行免职,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激发干部动力、层层传导压力,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蔚然成风。 要积极引入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民主,重视群众对政绩的认可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注重群众的满意度,真正做到干部工作干的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果的标准,要将群众考核作为干部考核内容的重要方面,既看干部的“显绩”,又看干部的“潜绩”,让群众成为检验干部工作的试金石。 对于广大干部而言,干部年终考核是指导工作的“指挥棒”、评价工作的“度量衡”、选拔任用的“风向标”。要建立干部年终考核机制,秉承“考核必真”的理念,动真格、真考核,打好干部考核这张牌,杜绝考核“走形式”、“走过场”,方能考核出实绩、出实效。 作者:罗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