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许多乡镇干部诉苦:中央层面的督查很有必要,但目前一些地方层层搞督查,已成基层不能承受之重,不仅没有达到促进工作落实的效果,反而严重耗费了具体抓落实的人力、物力、精力,产生反作用。(8月28日,半月谈) 强化督促检查,搞好决策落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要求。但是,要明确的是,督促检查只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如果为了促进工作落实而增加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督查,不仅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被督查工作的落实,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所以,笔者认为,督查工作应做到精准,避免重复督查、形式主义、督而不促。 督查工作要避免重复督查。督查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党委、政府各个部门,仅仅依靠督查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力量参与,联合督查。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匆匆组队,毫无准备就下去,看似“一拍即合”,实为“貌合神离”;有的平时按部就班,一看领导重视了,于是你督我也督,出现多头督查、重复督查,基层怨声载道……所以,督查工作要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组织,避免出现重复督查。 督查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当前,督查工作存在重场面形式,轻问题解决;听汇报多、深入基层少;看亮点多、找不足少等形式主义问题。做好督查工作,贵在认真,必须看清实情、摸准实况,督查到位、取得实效。要深入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风不深入,无法发现问题;工作不深入,无法认识问题;督查不深入,无法解决问题。 督查工作要避免督而不促。督查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在督查过程中,要敢于对那些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抓住不放,严督勤查;敢于揭露矛盾和问题,不把尖锐问题平淡化、具体问题抽象化、典型问题一般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敢于向党委政府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不粉饰太平,不拈轻怕重,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做到督查一件协调解决一件,促使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对查出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屡督不改的,要严格追责。 作者:李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