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形成特色产业村上百个,有效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图为7月8日,魏县沙口集乡大斜街村村民在搬运采摘的鲜桃。(7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村一品”,顾名思义,一个乡村一个特色产品,逐渐形成规模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村中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到产业扶贫的体系中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有特色的产品,有合适的模式,以及适当的宣传方式。精准脱贫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中国有成千上万贫困户,让他们能够靠自身的劳动加上产业的扶持走出贫困是脱贫攻坚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归根到底,形成产业链条是打赢这场硬仗的关键所在。 据笔者观察发现,许多贫困户不是没有致富的意愿,只是苦于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没有人愿意与贫困打交道,试问谁不想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不得不提到产业的问题,一个小村子,有了产业的扶持,村里人可以足不出村就谋到职业,再也不用跑到“千里之外”的北上广谋生活,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老人也无人看管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孩,利弊可想而知。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脱贫致富的重点。 “一村一品”的优势就在于,各村都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适合本村的产品、产业,而不是 “人云亦云”似的照搬照抄其他村的脱贫模式。相对来说,这样的脱贫方式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也必将会成为脱贫攻坚强有力的支撑。 说一千,道一万,精准脱贫要下真功夫,产业脱贫要动真格。不能出“假招子”,在注重脱贫攻坚“面子”的同时还要注重“里子”,面面俱到。“一村一品”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途径,在为贫困户谋求福利的同时,也为脱贫攻坚的胜利发挥强劲的助推作用。(张淑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