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扬 于 2018-8-23 18:07 编辑
“为官避事生平耻”,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责任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党员干部心中有没有事,唯有心中有事,才能眼中有活,进而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没事要想事,出事要不怕事,遇到坏事要尽力使其变成好事。 党员干部工作中没事要想事。长久以来,人们一谈到对公务员的看法,就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闲”,二是稳定,这也导致现在部分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从一开始就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走入公务员的队伍。殊不知,公务员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服务业,并且从其面对的对象和规模来讲,其还是全国最大的服务业群体,所以,党员干部在进入这个队伍后,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的投身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去,切记不要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应付工作,有事要认真干事,没事要心中想事。党员干部队伍不需要碌碌无为的泥菩萨,想事,干事,成事是党员干部不可推诿的职责。 党员干部工作中出了事要不怕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一些失误,但切不可因噎废食,为了不出事就开始不做事。你不做,我不做,那谁来做?党员干部中间的相互推诿最终损害的是党和国家的信誉,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当集体的形象被玷污,集体的声誉被损害,那身为集体的一份子,怕事的党员干部们又该如何自处?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前不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其明确提出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此项举措的目的就在于要让党员干部心中有事,敢想敢干,不要怕出事而就不干事。 党员干部遇到坏事要尽力使其变好事。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越是遇到棘手的事情,越是需要我们风雨兼程。面对工作过程中的坏事,我们没有时光机可以让我们返回过去,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摒弃不切实际的臆想,着力分析事情发生的起源,经过,结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坏事变好事。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勇于担责履职,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履其职尽其责,心中有事,眼中有活,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身先士卒的行动、兢兢业业的作风对待每一件事,为群众的幸福谋事。(作者:黄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