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源于先进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引,源于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也源于对我国文化建设中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增强问题意识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找准引领时代进步的精神坐标,增强前行的勇气和信心。(8月23日,人民日报)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坚定文化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郁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