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淑女 于 2018-7-1 13:44 编辑
6月22日,今日彝族(微信公众号:yizurenn)发表了题为《彭大使,彝族人民感谢您》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凉山群众及儿童,为凉山群众和儿童带来温暖。被艾滋儿童亲切称为“彭妈妈”的彭丽媛,一直很关注贫困山区和患艾滋的孩子,她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对于患上艾滋病的孩子,“伤害最深的往往是一些歧视冷漠的目光。”她探访艾滋村,拥抱那些孩子,做孩子们的“彭妈妈”,用实际行动消除着孩子们和现实世界的隔阂。近日,她再次和凉山彝族的孩子们握手拥抱,让贫困孩子和染上艾滋的孩子真切感受到了关爱。 凉山,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要塞,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在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也曾写下光辉一页: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彝海结盟等。凉山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古朴、浓郁、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但也同时形成了落后于时代的封闭文化。过去的辉煌无法改变大凉山的贫穷落后,党和各级政府时刻牵挂着奋进中的彝族人民。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时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还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是这样说的,四川省各级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早日带领彝族人民精准脱贫,重拳出击——6月20 日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针对该意见和方案,6月21日《四川日报》用了四个整版报道了关乎凉山、关乎四川甚至关乎全国的脱贫攻坚大事。登载的13篇阐述脱贫攻坚战的文章,气势恢宏,有理论有高度的全面呈现了四川如何向凉山州深度贫困发起总攻。 国家的扶贫政策是帮助大凉山脱贫的重要依靠,但贫困带来的其他一系列问题也要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比如说医疗。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已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在不断推进,但许多偏远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的妇幼卫生意识依旧薄弱,医疗技术较低,设备落后,依然导致大部分农民对大病、重病、急病无法救治和诊断。不仅仅是医疗条件差,特殊病例的高发也很危险。郝必斯高娃所著的《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趋势、特点及对策》一文中提到,近年来,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省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经成为艾滋病高发区。在感染者中,大部分是青壮年。他们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家庭的支柱。在一些交通便利,外来文化影响大,外流人口多的乡村社区渐呈爆发趋势,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一些感染病人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导致贫困人口增加。而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将阻碍脱贫的步伐,甚至导致已脱贫户再次返贫。所以,加强治安管理和卫生防控要一起抓。而习近平总书记对“生病以为是鬼附身”的彝族乡亲说的“一定要驱走愚昧、落后、贫穷这些‘鬼’”的这一事例又说明了,文化教育也要与脱贫攻坚齐头并进。教育,才能改变认识,改变观念,改变现状;教育才能让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拥有更多走出去的希望,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拥有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希望。 改变现状,走出贫困,任务艰巨而漫长,这个过程虽然更多要靠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帮扶,要靠当地人民自立自强,但同时,还需要靠社会大众的帮助。祖国建设,人人献策;民族富强,匹夫有责。彭丽媛大使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伸出关爱之手,人人都可以献出一份爱心。爱心齐聚才可以更快改变一个民族贫穷落后的面貌。同舟共济能让大海让路,众人划桨可以开动大船,万人鼓掌足以声震天宇。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爰心不需要回报,但爱心需要传递,它,是一种精神品质的传递。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甚至带动更多的人。传递爱的同时,我们也必将收获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社会大众的爱心和善举,是凉山人民有力开展禁毒防艾的需要,是摆脱落后面貌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希望有更多热心人士、爱心大使关注大凉山,走进大凉山,帮助大凉山,为大凉山的建设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任淑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