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2位专家来到北戴河进行暑期休假。自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邀请18批共计1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休假活动。本次受邀休假专家都是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专业涵盖载人航天、青藏铁路、高分卫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农业技术等,与核心技术相关、与民生福祉相连。(8月9日 人民日报)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科技创新创造是“新时代自主航母”最强动力的“核心发动机”,而作为建造和设计者,广大专家人才在新时代航道上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面对复杂多变国内外形势,在科技创新上要奋勇争先,时刻把民生福当作前行的明灯,永远挂在心头,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在奋进新时代大道上建功立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科技工作者须时刻心怀祖国,心念苍生,心系民族,努力把毕生所学潜心投入到国家科技创新大业中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攻坚克难,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大楼添砖加瓦,奠定自主、自强、自力的坚实基础。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私无畏奉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科技创造争口气,用实力强化民族科技创造的“国字号牌子”,让“中国造”、“中国创”底气十足屹立在世界科技创新制造之林。 从深空探测的“天宫”“嫦娥”系列探测器到遁地深海的蛟龙号深潜探测器,从“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到纵贯神州大地的世界运营里程最长高铁之网,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驰骋。还有“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引领“国字号”焕发风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智能制造的……涉及生活工作方方面面的科技创造在东方大国遍地开花。这一切的一切归功于我们万千科技专家人才,攻坚克难,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前赴后继创新担当,积极投身科研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专家人才是国家科技复兴、创新技术的“掌舵人”,在奋进拼搏走向科技大国、科研强国的大道上,更需要坚定科技振兴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鞠躬尽瘁,以一颗饱含爱国情、报国志的赤子之心,勇攀民族科技创新巅峰。 (作者:何雨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