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贫穷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她在文中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透彻的字句中既有同龄人少有的坚强和睿智,又散蔓着青春时代独有的倔强和明媚。 有的朋友说,人的成长成功,并不取决于贫穷;姑娘,你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努力,感谢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贫穷是丑陋的、可耻的,完全不值得感谢、热爱、歌颂,更不值得追求……贫穷值得感谢吗?也许不值得,但是贫穷制造了困境,困境牵连着挑战和机遇,当明知生活的真实和残酷,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我们要感谢的是敢于撕破暗夜的每一次勇敢尝试,要感谢的是一边享受着人生1%美好一边笑对99%磨难的自己。这又何尝不是对大家的勉励和劝慰呢。 习总书记曾说: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18岁的王心仪迈过了高考这道坎,将在中国最高等学府汲取知识、不断成长,为今后“跳过”更多坎累积资本,从此她将有机会改变自己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这背后是贫困的物质生活带给她的磨砺,更有她自己的努力坚持和不懈奋斗。 苦难造就辉煌,奋斗实现梦想。不满16岁的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面对“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不谙世事的少年也许会有茫然和失落,但是却没有逃避和退缩,他踏踏实实的从最基层的社员做起,克服“四关”这道坎儿,碰到困难总是想办法解决,土地不够打坝造地、燃料不够修建沼气池、生活不方便就成立代销店等等,他干活毫不“惜力”,从大城市高干子弟到小村庄的年轻后生,再到说什么都让人信服的“领路人”,7个年头的奋斗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感恩梁家河带给他的一切,他曾说过:“在中国当时最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生活的艰难岁月……让我‘获益终生’。”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是否感谢贫穷也许并不重要,但这种思辨带给我们的是对贫穷的认知、对困难的思考、对如何克服困难赢得转机的探索。苦乐年华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在浮华躁动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或贫穷或困难的十字路口,面对屈服、逃避等等“选项”时,不用迟疑和犹豫,唯有奋斗、唯有务实才是我们跨过高山和大海、最终成功拥抱梦想的最佳选择,才是我们通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优路线。 (作者:刘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