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回复: 0

郑德荣:永葆初心的“常青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75

主题

2

回帖

1165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1165
发表于 2018-7-5 15: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德荣:永葆初心的“常青树”
郑德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2018年5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研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病床上修改学术文章。“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郑德荣同志最后的遗言,也是他92岁人生的真实写照。斯人已去,但是他留下的真理和知识,犹如一颗“常青树”,将永远矗立在华夏的土地上。
学习郑德荣一颗红心忠于党。一辈子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大的品德和光荣。郑德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辈子坚定信仰、传播真理,用一生践行对党忠诚的誓言,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质朴情怀和高尚品格。作为一名高校“红色理论家”,他不仅自己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他还谆谆教导学生,“不仅在业务上要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更要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就要像郑德荣那样,正确认清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的课题,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愧党员的光荣称号和神圣使命。
学习郑德荣一生执着为事业。郑德荣同志对事业始终如一,他一生只有一个职业那就是教师,只有一个事业那就是党史研究。是什么让他一辈子醉心于党史研究?了解他的生平后,我们找到了答案。少年时的郑德荣,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这让他体会到了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读书求学时,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他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将研究党史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67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淡泊名利,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我们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都要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干一行爱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标杆。
学习郑德荣一腔热血抒理想。“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1953年10月21日,郑德荣在他的《入党志愿书》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为着共产主义事业直至心脏最后停止跳动为止。”为了兑现他的这个诺言,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三郎”,为他的理想与追求奋斗了67年,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用一颗闪闪发光的心对生命价值作出了完美的诠释。新时代新担当,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群众,都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付之于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以昂扬姿态迎接建党97周年。
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郑德荣用一生践行自己的诺言,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一辈子对党忠诚、为党工作,是党引领下的一棵“常青树”。
作者:陶艳飞





上一篇:脱贫攻坚不忘留守儿童
下一篇:谢忠华:好一个“酒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0 19:29 , Processed in 0.15258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