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参加济南市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训班以来,王震和其他学员起早贪黑地学习与实践,有时讨论得面红耳赤。在他看来,这样的培训有益于增强理论修养、强化专业思维,更能复盘工作上的得失,防止在实际工作中走弯路。(《人民日报》 8月8日) 干部培训作为提高党性修养和素质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广大党员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补齐能力短板、扫除经验盲区的不二“法宝”。尤其在当下,做好做实培训的“后半篇文章”,使参训者顺利将学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日后用于实践,已成为不少干部成长与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补短板,按需施教,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部分干部学历层次低,专业背景与岗位职能不符、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和岗位需要。有些地区还存在干部队伍年龄偏大、专业能力不强、年轻干部阅历浅等短板。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突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在培训中,以实践为方向,培训内容与区域发展任务紧密对接,围绕党政综合、经济金融、规划建设、社会治理、农业农村等专业培训方向,分层次、分类别,着力跟踪培养补短板,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干事创业、一专多能的人才。 重实用,全面发展,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用好党校培训这个平台,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既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促使广大干部全面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又教育引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全面提高其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同时,结合年度干部挂职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人员挂职锻炼,让教育培训和岗位历练更加扎实。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做好“后半篇文章”。学习和工作不是“两张皮”,以学习推动工作,用工作检验学习,才是干部培训的目的所在。即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学习转化为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把所学所得转化为融入实践、指导工作、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