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一副图,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前面自信的走着,后面是一个弯着腰曲着膝随时去护着孩子的父亲,让人不禁感叹,其实在我们无所畏惧的同时,有人替我们担惊受怕。 再次有这样的感受,是在最近一个月内两次造访的台风天。上月的安比”是1949年以来直接登陆上海的第三个台风,多次大角度转向、变化多端的“魔鬼”步伐,强势逼来。但是上海并没有抱着“结界”的侥幸心理,而是枕戈待旦、严阵以待,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本次“云雀”的到来也是如此,尽管风雨大作,但道路依旧畅通,没有积水也不见拥堵,让我们重新认识“结界”的定义。 “结界”是高度重视的提早防御。神奇的“魔都结界”,让台风只会擦肩而不敢随意造次。所有人都觉得是“结界”在守护上海,其实,真正守护着我们的是各条线的工作人员,把困难最大化、问题最复杂化的做应急预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防御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正因为他们在狂风暴雨中为我们打造的“结界”,才使得我们能依旧风和日丽的生活。 “结界”是紧抓落实的应对措施。台风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次重要考验,每一个环节的丝丝入扣,每一个方面的众志成城,哪怕台风登陆也无所畏惧的“笑看风雨”,宁愿十防九空也不打无准备的仗。生活中、工作中也是如此,以居安思危、早做准备的态度,才能给自己创造轻松应对、坦然处之的效果。 “结界”是协调统筹的严防紧守。台风天是一群人的不眠换来了更多人的安眠。我们普通人看得见是交警在大风骤雨中坚持路面值守、居委会干部穿街走巷扛着大包小袋安排居民疏散撤离,看不到的背后是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工作人员争分夺秒的监测、实时汇报的会议以及彻夜未眠的坚守。我们看似仅仅刮风下雨的台风天,背后付出的是许多人的不眠不休。 你以为的“有惊无险”,其实是很多人帮你无数次预演过风险,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最万全的措施。当我们谈笑风生的嘲笑台风害怕“结界”的时候,那些在一线防台防汛的同志才刚刚放下警戒状态,你的无所畏惧,实际是因为有人时刻为你担惊受怕。(作者:陈海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