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只有树立底线思维 方能答好人生考题 近日,贵州“90后”女干部张艺涉嫌贪污被提起公诉的新闻引起舆论热议。据检察机关指控,张艺工作不到一年即开始实施贪腐行为,案发时不过25岁的她,却已经涉嫌贪污了40余万元民生领域资金。当代表着青春阳光的“90后”标签与腐败分子的身份叠加在一起,难免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环球时报) “90后”女干部张艺心无戒律,没有守住底线,踏上了腐败这条“不归路”,让我们警醒,折射出的贪腐行为年轻化更需要警惕。若将人生比作一个桶,那么廉洁就是桶的“底板”,一旦底板出了问题,人生终是一场空。怎样才能让青年干部的人生“底板”不出问题呢? 首先是严把职场入口关。坚持逢进必考原则,科学设置岗位条件,严格资格政审标准,在入口处将一部分素质不过硬的“过滤”掉。在干部选拔和考察过程中,须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审核,特别对年龄、学历、思想素质等进行重点把关,以确保选拔任用的干部思想靠得住、素质过得硬、干事能放心。 其次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灵魂、是指针。要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青年干部思想政治补课,让青年干部知道自己初心和信仰究竟是什么,净化心灵,自觉抵制贪欲。教育引导青年干部树立底线思维,抵制诱惑和挑战,正确对待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彷徨和失落,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攥紧人生的“总开关”,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这样人生路才不会跑偏,才不会被釜底抽薪,才不会一败涂地。 最后是切实推进日常监管。“天涯无净土”,腐败年轻化日趋严重,监督监管须全方位、无死角覆盖才行。要紧紧盯住会计、出纳等关键岗位、重点对象,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将监督战线不断前移,变事后处罚为日常监管,重在日常工作中早打“预防针”、常敲“警世钟。 作者:万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