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好平台上干出“新样子” 从1995年开始,渭南和福州就有了互派干部的传统。2014年,渭南和福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年轻干部挂职的常态化机制。23年来,先后互派干部9批105名。这些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重要岗位,挑起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8月1日《人民日报》) 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挂职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在组织搭建的良好平台上,挂职干部要尽快找准定位,脚踏实地学到真经验,并用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在好平台上干出新样子。 找准定位,脚踏实地干实事。挂职是一种选派干部到其他单位担任相应职务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而有些挂职干部把交流当“郊游”,把“炼金”变“镀金”,不思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只想如何“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种心思万万要不得。挂职干部要明确自己“身在何处”,又“为何而来”,尽快找准定位,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投入工作,真正把基层作为自己成长成才的“训练场”,切忌“身在曹营心在汉”。 不忘学习,求真务实学经验。挂职锻炼的目的是真学实干、取回真经,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到发展的“钥匙”。挂职干部要真正俯下身子,切实弄懂每项工作的重点难点,不断总结摸索先进经验。同时,挂职干部对原地区的情况要了然于胸,对原单位的工作要熟门熟路,真正找准自身发展的瓶颈,取长补短,用他地的先进经验开自己的“锁”。 改善作风,带领群众得实惠。基层是最直接接触群众疾苦的,基层干部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对群众有多少感情,挂职干部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切实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声音,在群众呼声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并着力解决群众问题,争取给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 挂职干部成长,要靠组织培养,也要靠自身努力。目前,干部挂职体制不断完善,但就挂职干部自身而言,找准定位、求真务实、改善作风更为重要。好平台已经搭建,挂职干部要胸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求真务实,大步向前,在好平台上干出新样子! (作者:沈辰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