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回复: 1

[已推搜狐] 疏堵结合有效预防“校园贷”危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

主题

1

回帖

41

积分

记者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30 18: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疏堵结合有效预防“校园贷”危害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因为贷款程序简单,凭学生证、身份证、联系人的手机号等就可以迅速在网贷平台上得到几千至上万元的贷款,为学生生活、学习、“创业”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借贷工具,网上只要输入“校园贷”三个字更多的是负面新闻?
网上有关“校园贷”的新闻更多是有关学生深陷高额贷款,甚至自缢死亡。对此,共青团陕西省委专门组织法律专家成立课题组,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形式发放并回收到563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的学生表示因需资金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园贷”,而且选择“校园贷”的学生中有88%的是用于娱乐消费。所以,“校园贷”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超前和无节制消费,助长了校园攀比和奢靡之风,也让部分学生掉入“校园贷”陷阱,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办法预防“校园贷”危害。
“堵”让非正规借贷无处容身。“校园贷”作为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衍生品,一种新兴的贷款方式,过去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致于校园贷打了法律的“擦边球”,钻了银监制度的“漏空子”。针对这类问题,首先还得健全制度,2017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发布通知,强调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业务。
“疏”让正规借贷重返校园。俗话说“有消费才会有市场”,如果只是暂时关闭,定又会产生新的借贷,最终朝着“畸变”方向发展,因此在“堵”的同时,还需采取“疏”的方式。通知中,为满足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国家允许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等金融产品,向大学生提供定制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需要强调的是借贷过程还需更加人性化,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的借贷服务,为高校学生提供真正的便利。
“校园贷”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借贷工具,关键的还是如何去使用它。这当中需要政策法规用力,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高校和家庭也应主动作为,强化理财教育,树立正确消费观,形成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习惯。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来把握学生消费的方向盘,系好学生风险安全带,让高校学生免受“校园贷”危害。
作者:李井力






上一篇:“最后一公里”还要跑多久(首发)
下一篇:打击黑中介,惠及民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2

主题

202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522
发表于 2018-7-31 07: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末直接署名,不要留联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4 18:57 , Processed in 0.20257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