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5日至26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会议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保持优良党风政风,必须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抓好家风家教,坚决防止和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不搞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全党立好标杆、作好示范。(12月27日,人民日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四风”问题的整治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渐渐没有了踪影,奢侈浪费现象已经受到了制度的约束,一些享乐的场所也纷纷“关门大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四风”问题整治是最容易的,因为表现形式很容易引起注意,而在人人都带着一双“监督之眼”的当下,领导干部们也不敢去享乐和奢靡。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两大顽疾,却久久无法消弭,就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比较隐蔽,监督者寥寥。 要想巩固拓展“四风”问题整治成果,就得下大力气,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看不见”的“四风”问题下手。 看不见的“四风”问题,表面上看,领导干部的作风变好了,没有奢侈浪费现象了,公款吃喝问题几乎一查一个准,大家也不敢触碰了,公务用车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装上了GPS,大家也不敢随便坐车到处乱窜了。不过,看不见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却以隐形的表达方式,正在侵蚀着党的肌体,让普通党员群众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一些领导干部们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工作中只唯上不唯下,干活就是为了出政绩,每天都试图在工作中找亮点,时时刻刻都想着“出彩”,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制止,不仅是浪费党和国家的财政资金,更是会影响党内风气。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只会对领导干部们避而远之。 一些领导干部们在工作生活中,习惯了老一套做派,干事情喜欢前呼后拥,喜欢发号施令,而不顾基层实际。喜欢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而不愿意到基层与普通群众交心谈心,不顾基层实际情况,要求基层干这干那,让基层干部群众无所适从。可以说,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如果蔓延下去,只会拉远领导干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距离。 看得见的“四风”问题很容易整治,“看不见”的“四风”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方能够让党内风气持续好转。(晏一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