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治懒病,多点儿“歇帮”奇方 日前,笔者在热映电影《最后一公里》中关注到这样一个细节:周大奎,典型的“懒汉”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不顾,只瞅着扶贫款,扶贫茶苗不种,拿去卖了换酒......针对这样的贫困户,电影中的村书记李双华想出了一个方子——“歇帮”。原来,“歇帮”是四川省宜宾市的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来的治懒病良方。 何谓“歇帮”?是针对部分贫困户不积极主动参与脱贫发展,甚至违法乱纪、阻挠村镇脱贫的现象,而采取暂停所有帮扶和政策兑现的惩戒性措施。扶贫不能靠一如既往的物资补给和资金支持,对于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就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在难处出奇招。 《孙子兵法·势篇》有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共产党红军对国民党的前四次围剿战,红军面临着“正兵不强”的劣势,但红军没有“居城待攻”,反而采取了“反主为客”的策略,将国民党军队置于“主正”的明处,取得战场的主动权,这是战场上的创新。当前,脱贫致富也是一场攻坚战役,扶贫干部就是这场战役的主要力量。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基本方略。但我们要知道,脱贫战役仅循着扶贫政策按部就班实施是远远不行的,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扶贫困难和脱贫挑战等着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在按规办事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在循规蹈矩的方法中想出奇方,才能攻克贫困这座大山。 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难题凸显,需要开拓创新,理清思路,建立切实有效的扶贫工作新机制,大胆涉足“盲区”、探索“难区”、突破“禁区”。既要苦干实干也要巧干,改“输血”为“造血”,正激励同时伴随“负激励”,才能让扶贫路上盛开创新之花。 作者:李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