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不是“镀金”,不是摆“花架子”,而是要“真刀真枪”做实事、见实效。(人民日报 12月11日)
干部挂职是指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务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对于干部来说,挂职是组织对个人的考验,更是组织对个人的锻炼,作为挂职干部,一定要端正态度,安心扎根派驻单位,摒弃“挂职干部就是甩手掌柜”、“挂职干部就是到基层走一圈”的错误思想,更不能将挂职当做镀金,当成晋升的跳板,要珍惜锻炼机会,真正将身心融到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去,负重前行,才能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重托。
别把挂职当做客。干部挂职锻炼是培养干部的一种重要方法,倘若“挂”而不“练”就违背了挂职的初衷。这就要求挂职干部一定要把挂职地当作第二故乡,热爱挂职地、关注挂职地、建设挂职地、发展挂职地,要认真“做事”而不是敷衍“做客”。发展路上,总会面对种种现实考验与压力,而挂职则是有效的提升能力、锤炼本领的练兵场,挂职干部要找准定位,做脚踏实地的“主人翁”,真正把自己“挂进去”,做到“入乡随俗”,主动融入,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能“明哲保身”、“独善其身”,要在关键时刻能勇于亮出身份,担起责任,率先垂范,才会不失本色、不负众望。只有彻底完成由客人向主人的转变,不当“看客”,勇当干将,做挂职单位真正的主人,变挂职为“任职”,并在“水”与“火”的反复淬炼中,才能把“粗坯”变成“精钢”,给地方发展增添动力。
挂职不等于镀金。组织部门之所以安排党员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希望他在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壤里历练成钢,如果抱着“镀金”心态去基层挂职,简单的认为挂职就是为了丰富阅历,增加升迁筹码,为日后的提拔重用作铺垫,这样的心态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俗话说“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挂职干部,一定要把握好挂职机遇,克服“镀金”心态,把身心沉下去,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通过亲身实践对基层情况感同身受,切实杜绝“形式主义”,迎接挑战,真正转变工作作风“接好地气”,脚踏实地,深入践行为民之宗旨。只有把挂职当任职,带着感情投身其中、乐在其中,才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在今后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挂职也要有所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承诺,要让这句话掷地有声,就需要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对于挂职干部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快速进入角色,以“实干”打底,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在新工作岗位上沉下身,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做真事、办实事、做好事,既立足岗位干好工作,争取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上突破,又不能“越线”,超越自己职权,或者公权私用,谋取不正当利益。只有以“有所为,有所不为”鞭策自己,负重前行,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给组织一份满意答卷,也给自己一份交代。(梁忠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