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蕾 于 2018-12-11 14:40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偏远村,“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匮乏,出现了“空壳”现象,村民外出打工走上了致富之路,留下了老弱病残和妇孺,无法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大拖累了乡村振兴的进程。(12月10日,新华网) 空壳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资产、无资源、无企业、无收入,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不足。二是村委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不足。一方面,空壳村的村委班子存在成员报酬低、平均年龄较高、文化水平较低、思维方式固化等问题,缺乏精力和能力去谋划实施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村委班子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不足,认为现在包田到户、分户生产、集体早已解散、发展集体经济过时了,加之空壳村可发展的物资基础薄弱,村委班子主观上不想发展、不愿发展。三是政策人才支撑不足。政策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强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政策原则性多,但鲜少发布具备实操性的政策法规和操作细则。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政策支撑,探索一条可复制、可造血的发展道路难度较高。人才方面,空壳村劳动力缺失,常住居民基本为老弱病残和妇孺,缺乏甘于返乡的致富带头人和懂市场、懂经济的管理人才,观望和等待成了空壳村的常见病。 要盘活空壳村,要盘活集体资产,集体资产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针对空壳村仅有的资源,应该进一步盘点盘活,明晰产权,加强管理运用,做到物尽其用。 要加强村委班子建设,基于村委班子存在的思想认识和知识能力不足问题,须加强待定选拔、培养和任用,多渠道组织村委班子交流学习进步,培养他们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身体力行者。 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中把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谋发展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班子。 要引入经济实体,空壳村应加大引入适合老弱妇就业的实体经济,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可长效发展的实体项目,以就业促发展。 作者: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