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建成安置房,治贫没有“速成药”
胡波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2月10日 新京报)
从选址到修建,再到贫困户搬进“新房”,仅用8天时间,这样的“创新速度”实不需要。要知道,这是住房,是危房改造项目。八天时间连选择合适的建房住址都成困难,更不用说买材料,建成新房了。所以,选址在年轻人上下都有些费力土坡上,没有挖地基),直接用水泥浇出地坪,空心砖砌的主体墙用力一击就是一个窟窿。换个说法,为危房改造而新建的住房,一开始就成了“危房”。让群众住进这样的房子,如何放心,安心,舒心?
这样的“速成房”反映出扶贫工作中存在着两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种,为应付检查而扶贫。在扶贫工作中,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是讲奉献,不是把精气神全部用在脱贫攻坚上,而是做给领导看,做给上级部门看。所以出现了让小学生穿上塑料袋趴在山坡上装“扶贫羊”等,造盆景、垒大户的现象。这些干部关心的不是真扶贫,真脱贫 而是看重何时迎检,什么部门,哪些领导会来检查、督查。正如通报所说的“听说黔西县脱贫攻坚工作要迎接国家检查评估,杜正国才着急起来,急忙向村委会汇报”……急于求成的杜正国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要求施工方必须在2月13日前完成60平方米的房屋修建。
第二种,急功近利式的扶贫。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明两年,我国将进入贫困县脱贫摘帽高峰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扶贫干部就会“急功近利”、“急躁冒进”。
脱贫攻坚,上下同欲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当前,还有近4000万贫困户亟待脱贫,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但,脱贫攻坚既等不起,也急不来。无论是“揠苗助长”,还是“守株待兔”都无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只有脚踏实地,一户一户地脱贫,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确定2020年如期实现全部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清路障。(胡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