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扶贫”要不得 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坚决制止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要求各地在组织扶贫观摩、调研等活动中不能摆放、不得赠送扶贫产品,参加活动的人员不品尝、不收受扶贫产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产业扶贫服务工作,坚决对决“不拿不要不办事”。(12月8日,新华社) 前段时间,扶贫行业屡屡爆出新闻,部分干部到贫困地区考察,不是“真扶贫”,而是去游山玩水;部分干部去农业合作社,不是去“真调研”,而是去“揩油”,借由“推广农产品”的由头收受各种土特产。国务院扶贫办的这个通知可谓是“及时雨”,必须刹一刹“人情扶贫”的不良作风。 产业扶贫原本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发展动力,彻底阻断贫困发生的根本方式,切不可以借由“产业扶贫”富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小腰包。 “不要让基层干部被无谓事物绑架”。各地的扶贫观摩、调研亟待减少,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对扶贫工作的考察、参观、学习,从根源上杜绝官僚主意、形式主义的调研工作。去学习的要真正学会先进地区经验,学出特色、学出成效;去调研的要真正实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产业扶贫的支持和配套上给予最大帮助;去考核的要真正严格考核,在“扶贫产业”的宣传推广上下大功夫。 “一瓜一果不是小事,一茶一饭总关廉洁”。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扶贫干部要严格管理,不可借由宣传推广对上级部门“送礼”;广大党员干部更不可借由批准、考核等形式“吃拿卡要”。产业扶贫的相关合作社、相关企业更应该认识到“人情”营销绝非长久之计,“强行”推广比不上过硬的质量、独特的特色,要用好产品和好口碑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产业扶贫要真正落实,减轻贫困地区和贫困产业的负担,切不可让广大扶贫干部成了“背锅侠”;广大扶贫干部也要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切不可寒了无辜群众的心。 (侯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