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11 月 7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的叶剑英纪念园,向叶剑英铜像敬献花篮,参观生平事迹陈列与故居,并着重强调:“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之上的。” 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既饱含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更彰显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凝聚民族力量、引领时代前行的宝贵财富。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讲好红色故事、强化教育引导、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讲好红色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烽火岁月中铸就的忠诚担当、牺牲奉献,是红色故事的核心内核,也是滋养心灵的精神养分。叶剑英元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一生胸怀大局、审时度势,在历史关键节点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事迹背后,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执着。这些红色故事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鲜活的教材,能够让人们在聆听中感悟初心、在共鸣中凝聚力量。当前,随着传播方式的迭代升级,我们既要深挖红色资源,抢救性整理老一辈革命家的口述史料、书信手稿,还原真实可感的历史场景;也要创新传播形式,通过短视频、情景党课、红色研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故事走出纪念馆、走进生活场景,让 “英雄” 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可感可知的榜样,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血脉。 强化教育引导,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就是守住红色血脉的传承根基。当前,部分青少年对党史国史了解不深、对革命先辈事迹知晓不多,亟需通过系统化教育引导补足精神之钙。一方面,要将红色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设置梯度化的红色课程,把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纳入教材、搬进课堂,让青少年在学习中感悟红色精神、树立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搭建实践教育平台,组织青少年走进红色纪念场所,开展敬献花篮、重温誓词、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厚植家国情怀。同时,要注重发挥干部群众的示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学党史、讲革命故事,形成 “上行下效” 的良好氛围,推动红色教育覆盖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群体,让红色血脉在代代相传中永葆活力。 践行初心使命,是红色基因的时代升华。传承红色基因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要求,核心在于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特质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他们的为民初心、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上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从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日夜奋战,到疫情防控中的逆行出征;从科技创新中的攻坚克难,到乡村振兴中的真抓实干,都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牢记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的誓言,把红色基因转化为担当作为的精气神,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挑战敢攻坚,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绽放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