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回复: 0

以“绣花功夫”绣好为民服务“民心答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2

主题

0

回帖

9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7
发表于 2025-10-27 13: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绣花功夫”绣好为民服务“民心答卷”

政务服务的温度,藏在一餐饭的烟火气里,显在一次办的便捷中,更融在解民忧的实效间。从机关食堂打破围墙向群众开放,到政务大厅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新时代为民服务的实践反复证明:唯有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把务实举措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搭建起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

拆墙更拆心墙,让服务有温度。 服务群众的本质,是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重庆荣昌、湖北赤壁等地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15元的四菜一汤、带着地域特色的风味美食,不仅让群众尝到了实惠,更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情。这种“拆墙”行动,拆的是物理阻隔,更要拆的是心理隔阂。党员干部当主动走出办公室,像固原市政务服务人员那样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在服务一线倾听群众的“餐桌反馈”“办事吐槽”,把群众的每一句建议都当作改进工作的“风向标”。执法场景中更应如此,交警对违停卖瓜大叔不予处罚反而帮忙吆喝,用柔性举措让法律条文流淌出人文暖流,正是“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诠释。

精准对接需求,让服务有精度。 民生服务最怕“大而化之”,群众需求从来都是“千人千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这要求我们必须下足“绣花功夫”。既要像荣昌区那样,用“荣e游”小程序整合食堂预约、文旅咨询等功能,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也要如“背篓专线”“惠老餐厅”般,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把柴米油盐的“小事”当作“心头大事”来办。坚决警惕“数字赋能”变“数字负担”,摒弃“套路式答复”等形式主义,让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常态长效发力,让服务有深度。 为民服务不是“一阵风”,而要靠“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固原市政务服务中心动态调整“周末不打烊”事项清单,从原有项目扩展到98项,用持续优化的举措回应群众需求变化,这正是长效思维的体现。我们要以短期举措撬动长期治理,把食堂开放的经验延伸到机关停车场错峰共享、文化场馆延时服务等更多领域;更要建立服务评价闭环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立行立改,让“临时举措”沉淀为“长久制度”。无论是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过期食品守护安全,还是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发展,唯有把服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才能让温暖持续传递。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服务是最好的桥梁。以“温度”拉近距离,用“精度”回应期盼,靠“深度”赢得信任,方能用一件件民生实事绣出经得起检验的“民心锦绣”,书写新时代为民服务的合格答卷。
(中共北镇市委组织部苏曼供稿)




上一篇:铸忠诚之魂 担时代之责
下一篇:以铁规矩涵养好作风 让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6 04:47 , Processed in 0.17083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