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铿锵之语如黄钟大吕,穿透历史云烟,激荡时代回响。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蓝天碧水的生态蝶变,从科技创新的突破到区域协调的蓝图铺展,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作敢为”的锐气破局开路,以“善作善成”的担当铸就伟业,将一个个承诺化作民生实景,用实干之笔书写时代答卷。 敢作敢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破题攻坚 脱贫攻坚战场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8年间7次主持中央扶贫座谈会,50余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带领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到乌蒙山区的贵州毕节,从秦岭腹地的陕西商洛到湘西大山的湖南花垣,他踏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难题。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他斩钉截铁:“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正是这种“敢作敢为”的担当,让千年贫困的坚冰在实干中融化,让全面小康的阳光洒满神州。 陕北梁家河的沼气池,亦是“敢作敢为”的生动注脚。1974年,面对“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办不成”的质疑,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村民挖沙子、背水泥、办烧灰场,半年后点亮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这种“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劲头,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试的精神密码。 善作善成: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铸就伟业 实干不是蛮干,而是谋定而后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大理洱海,要求“立此存照”;整治秦岭违建别墅,坚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他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让区域发展从“单兵突进”转向“融合互动”,让生态保护从“短期治理”迈向“长效机制”。 在科技创新领域,这种“善作善成”的智慧同样闪耀。国能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联合国内装备企业攻克37项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吴忠仪表通过十年攻关,实现深海油气项目水下球阀国产化,让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上“响当当”。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一件一件做、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守,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 言必信行必果:以“人民至上”的初心赢得民心 “APEC蓝”从承诺到常态,北京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65.9%;“脱贫攻坚”从蓝图到现实,8年时间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些数据背后,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为政品格,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历史从未停止出题,实干永远是最优答案。从“人工天河”红旗渠到“八纵八横”高铁网,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工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干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壮丽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需以“敢作敢为”的魄力开拓新局,以“善作善成”的智慧攻坚克难,让“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