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天与居民打交道的社区工作者,我们的作风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 “纽带”。社区是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化解矛盾的 “第一线”,居民的急难愁盼,都需要我们用心回应。深化作风建设,对我们而言从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藏在走家串户的脚步里、解决问题的效率中、对待群众的态度上。 深化作风建设,要把 “居民小事当大事”。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却全是关乎生活的 “关键小事”:独居老人缺药、小区垃圾桶溢满、邻里因噪音争执…… 这些琐碎事,恰是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此前有居民反映 “小区路灯坏了,晚上出门不安全”,我们没有等流程,当天协调物业,第二天就让路灯亮了起来。居民一句 “没想到这么快” 让我明白:好作风是干出来的。守住 “人民立场”,把诉求记心里、抓手上,不推诿、不拖延,用 “马上就办” 的效率和 “办就办好” 的责任心,才能让居民感受到 “社区有温度,办事有速度”。 深化作风建设,要靠 “长效服务” 赢信任。社区工作不是 “一阵风”,作风建设更不能 “雨过地皮湿”。我们建立 “楼栋网格员 + 党员志愿者” 联动机制,每天巡查楼栋、每周开 “居民议事会”、每月走访特殊家庭,让服务常态化。比如针对老人用机难,组建 “一对一” 帮扶小组定期上门;面对治理 “老大难”,联合物业、派出所等协商解决。唯有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才能让居民从 “有事找社区” 变成 “信任靠社区”。 社区工作者的作风,连着民心、系着民情。未来,我们仍要以过硬作风扎根社区、服务居民,让 “小家” 更温暖,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作风转变中持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