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整治形式主义,赋能基层治理新活力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5

主题

0

回帖

8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3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如同一场及时雨,精准滴灌在广袤的基层沃土上。这一制度的出台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切中时弊的关键之举,对于破除束缚基层干部手脚的枷锁、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直指病灶,开出良方。这份规定明确要求上级部门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绝非简单地减少数量,而是要打破过去那种“以会贯会”“以文发文”的僵化模式。如今,通过严格控制会议时长、提高议题质量,确保每一次会议都能聚焦关键问题、达成有效共识;对文件进行严格把关,杜绝照抄照搬、空话套话,让每一份文件都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同时,严格控制督查考核频次,避免多头重复检查给基层带来的沉重负担。在基层工作实践中,责任明晰才能事半功倍。以往职责交叉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将随着制度落实而改变,每位干部都能清楚自己的任务清单,把精力集中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实事上。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减负,而是工作方式的重构——从重痕迹向重实效转型,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跃升。这些举措无一不是奔着解决问题而去,旨在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们能够摆脱繁琐事务的纠缠,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想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化为自觉行动,更关键的是要激活基层的内生动力。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只有当基层干部从繁琐冗杂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不再被无尽的文件、会议所束缚,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出办公室,迈开步子走村入户,真正沉到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可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实地察看产业发展状况,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走进百姓家中,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长干事创业的本领,从而更加精准地贯彻执行各项制度。
整治形式主义本质上是一场自我革命。它既需要顶层设计的智慧勇气,也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政治担当。《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既是约束更是保护,让基层工作者卸下包袱轻装前行,把心思用在刀刃上。期待各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让好政策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上一篇:党旗在洪峰浪尖高扬
下一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7 03:17 , Processed in 0.24721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