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强战斗堡垒,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只有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各地聚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把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一个个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建设等工作中主动担当、靠前发力,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二、激活党员力量,锻造服务群众“先锋队”党员是乡村党建的细胞,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开展“党员联户”行动,每名党员联系服务若干户群众,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许多乡村的党员带头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党员队伍活力的不断激发,让乡村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三、创新党建模式,打造融合发展“新引擎”面对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要求,乡村党建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少地方探索“党建 +”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立产业党支部,由党组织牵头整合资源、对接市场,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推进“党建 + 基层治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开展“党建 + 文化振兴”,组织党员带头挖掘乡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实现了党建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