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驻进“心坎里”,架起党群“连心桥”驻村干部告别城市的便利,毅然奔赴乡村,将双脚深深扎进泥土,把真心融入群众。他们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听诉求,从村民关心的家长里短中捕捉发展难题。面对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他们积极协调资源,帮助解决生活物资短缺、就医不便等问题;针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他们化身“调解员”,用耐心和智慧化解矛盾。通过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驻村干部消除了群众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让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直达群众心间,在乡村大地架起了一座坚固的党群“连心桥” 。 二、干在“关键处”,激活发展“动力源”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驻村干部深知,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有的驻村干部带领村民挖掘传统手工艺,打造特色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有的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他们多方争取资金,修路架桥、改善水利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为乡村发展夯实基础。驻村干部以实干担当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乡村发展动能十足,前景可期。 三、谋在“长远计”,培育振兴“生力军”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驻村干部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驻村工作中,格外注重人才培育。他们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邀请专家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电商运营知识,提升村民的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和引导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服务,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发挥他们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驻村干部还通过开展文化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长远谋划和精心培育,驻村干部为乡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振兴“生力军”,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