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纵深推进以来,作风建设成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的关键抓手。作风优良,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保证。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守牢作风建设底线,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作风建设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是根本动力。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系统化开展理论武装和党性锤炼,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筑牢信仰之基,引导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宗旨,从思想深处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让优良作风成为内心自觉。 完善监督体系,压实作风建设责任链条。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是作风建设的有力保障。要健全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联动机制,织密责任链条,形成全面覆盖的监督格局。进一步细化纪律要求,强化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风险防控,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违反作风建设要求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形成有力震慑。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强化责任追究,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保障作风建设真正落地见效。 注重常态长效,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作风建设贵在持续、重在长效。要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贯穿干部选拔、考核、日常监督等各环节,持续发现和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不正之风反弹回潮。注重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及时将有效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务实、清廉、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优良作风是最宝贵的政治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守牢作风建设的底线,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唯有持续夯实思想基础、压实责任链条、推动长效常治,方能让时代新风浩荡、党群齐心,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