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 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新动能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1月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从严管理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邪气,纠治了一些多年未解决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通过一系列从严管理监督的举措,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从严管理监督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石,它为干部行为划定了明确的界限,是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这些制度为干部的行为提供了清晰的规范和准则 ,时刻提醒干部要坚守底线、不逾红线。通过严格的管理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比如,有的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工作只重表面、不重实效,通过组织的及时监督和提醒,促使其认识到问题,及时改正,避免了不良作风的进一步蔓延。同时,严格的监督机制也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鼓励担当作为是干部管理的重要目的,旨在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众多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还是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治理,都需要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鼓励担当作为,就是要为干部营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当干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组织要给予坚定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关怀。 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从严管理监督为鼓励担当作为划定了界限,确保干部的担当作为是在纪律和规矩的框架内进行,避免出现盲目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只有在严格的管理监督下,干部的担当作为才能更加稳健、更加持久,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鼓励担当作为则为从严管理监督注入了活力,使管理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只强调从严管理监督,而忽视了对干部担当作为的鼓励,就容易导致干部产生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的错误思想,使干部队伍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相反,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干部既严守纪律底线,又能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