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整治形式主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我们紧扣中央指示精神,以坚定决心、有力举措,持续发力,方能让整治成效 “落地生根”,切实为基层减负,助力广大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聚焦重点任务,精准靶向整治,是破除形式主义的关键之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我们明确了前行方向。我们应精准对焦重点领域,以标本兼治之策,推动整治工作不断深化。基层的“痛点”,就是整治的“靶点”。精简文件会议,让干部挣脱文山会海,将精力回归实际工作;统筹督查检查考核,防止其干扰基层正常节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去除繁琐无效的电子政务负担;规范创建示范及各类活动,避免其沦为形式主义的“秀场”。对“政绩工程”等损害群众利益与政府形象的行为,更要加大整治力度,让工作回归为民服务的本位 紧盯突出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彰显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相关规定的典型问题,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核查通报力度。通过及时曝光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同时,要层层压实整改责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整改工作不推诿、不敷衍。强化跟踪指导,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对整改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控,杜绝整改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秉持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稳扎稳打,才能真正攻克突出问题,让整治工作收获实效。这不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完善制度体系与深化思想教育,分别为整治形式主义提供长效保障与内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制度是规范行为的硬约束。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实际业绩为导向,精准识别真抓实干者,让其劳有所获、获有所彰;同时,让热衷形式主义者原形毕露、无所遁形。完善借调基层干部管理机制,避免基层工作因人力流失而陷入困境,稳定基层工作力量。建立乡镇(街道)职责清单,明确权力与责任边界,为基层工作提供清晰指引,防止工作无序与推诿。另一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将作风要求内化为日常言行准则。只有从思想根源抵制形式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与价值观,才能真正让务实作风成为行动自觉,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