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形式主义顽疾,还原基层工作本真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形式主义作为阻碍基层工作高效开展的一大顽疾,亟需得到根本性整治。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一、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是基层减负的迫切需求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在基层工作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它不仅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产生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政策落实效果不佳,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是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增强群众满意度的迫切需求。只有从根本上扭转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决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优化工作机制是破除形式主义顽疾的有效途径要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就必须从工作机制入手,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坚决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考核,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避免“唯材料论”、“唯数字论”的单一评价方式,以此激励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避免重复劳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形式主义现象的发生,为基层减负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监督问责是确保整治成效的重要手段整治形式主义还需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典型案例,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得到有效解决,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增强抵制形式主义的自觉性。通过强化监督问责,形成不敢、不能、不想搞形式主义的良好氛围,让基层干部真正从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综上所述,破除形式主义顽疾,使得基层工作回归正常工作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府工作的提质增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中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